但是總覺得有件事情還沒有完成,一直掛在心上,
於是上星期六跟醫生又做了一次會面。
醫生問到我最近的情緒狀況,我說最近不像以前那樣,
悶著,覺得煩躁的感覺,但是感受到自己會生氣!
而且是會"爆發"出來的那種生氣。
覺得不對,有問題,我就直接挑戰(詢問是比較婉轉的說法)對方了,
不像以前會自己先放在心裡。(只工作上而言)
老實說這比較像我,像以前的我!
記得剛回到台灣,朋友David說,他覺得我改(變)了很多,
我當時也是如此認為,只是不知道自己是否是過度修正了!
似乎情緒上的治療,已經告一段落,
正如當初醫生說的,要像洋蔥一樣,一層一層慢慢剝開。
之後還會有什麼東西被發掘,不知道,
只是自己還不太習慣如此的轉變,
於是我又問醫生:這樣是好的嗎?
醫生反問:你覺得不好嗎?
醫生接著說:就是因為想說的話都積著不說,
當初我的脖子附近,扁朓腺處半才會發痛,
這不是沒有原因的。
其實當初會想去看醫生,是知道自己需要一些幫助,
不希望在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況下,作出決定,
希望自己在"情緒穩定(理智)"的情況下,作出選擇。
而當初想離開的心情,
原來不會因為自己的狀態變好變壞而有所改變!
最大的不同在於:我對自己有多少的信心,做出決定,
決定後,該是讓自己活得更好、更快樂、更健康,
而不是從這個困境逃開,自己仍然陷入泥沼。
我自己也受到一些思考上的撞擊,
每個人要走的路本來就不同,就算是拿著同一份地圖,
每個人選擇要走的路,在哪個岔口轉彎,也都不會一樣。
有人喜歡走捷徑,有人喜歡享受沿途風光,
沒有誰的路被稱之為"正確"、"對"的選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