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典剛從醫院回到家,心裡一直覺得她還算滿乖的,除了白天睡醒,哭,喝奶就安靜,晚上也能讓我們睡至少三四個小時!但是自從6月中去了趟醫院,整個大亂一星期,我們幾乎無法把她放下,只能抱著、餵著才能停止她不再哭泣。
後來好不容易她又恢復比較正常的狀態,又因為她受到一些驚嚇(我猜啦)(別人房門關得比較大聲,有人掉了東西發出聲響),
經過連續好幾天的"餵奶--換尿布--放下睡覺不睡--大哭--餵奶--換尿布--不睡"無止境的輪迴後,
發現寶寶都沒有好好睡覺,自己也弄得情緒煩躁,身體無法好好休息。
(雖然抱著有時候可以讓她睡著,但是大人不可能永遠抱著她不睡覺)
我終於決定將寶寶喝奶的時間調整較固定的時間,(6月29日滿月後的第一天)
也狠下心不把自己再當成7-11安撫奶嘴,不讓典典把喝奶當作像在吃點心一樣
─除了餵食之外,盡量不讓寶寶吸奶。
(雖然我相信上帝創造女人的胸部除了餵奶也有安撫的功能)
這違背了很多人跟我說,只要寶寶要,就給她的原則!其實我也掙扎了很久,
因為看著寶寶吸著奶,心裡也是覺得有很大的滿足感,但是,
當我發現典典的睡覺少得可以(除了夜晚),還有她幾乎每小時都在喝奶,
腸胃一點都沒有休息的時間,我想:她要就給她的原則,並不是真的對她好!
懷孕之前,朋友有給我看一本"從0歲開始",書中提及要讓小孩建立正常的作息時間,
讓小孩融入我們的家庭生活,而不是我們的世界變得只有她為中心,我很認同這樣的理念,
只是典典剛出生,我也還在懵懂當母親,有時候身邊的聲音很多,連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。於是當我重新翻閱那本書,又重新思考怎樣才是我們要的家庭生活後,我決定做出改變。
一開始,典典喝完奶,照例放下她之後,她會哭,然後我會再餵她...(如此週而復始,後來自己也檢討了,有時候他看起來想吸,不一定是餓了,也許還有其他的需求沒被滿足)
但是6/29下午不一樣了,她發現媽媽不抱起她了,她開始哭......
哭得很大聲,我讓她哭了10分鐘,自己也忍不住跑去跟她說說話,要她學著睡覺,
但是不讓她吸奶,因為我知道她喝飽了,只是想吸而已。
她後來陸陸續續哼哼啊啊,偶爾哭一下,我想她沒有睡得很熟,終於撐到下一次餵她的時間(約2小時後),吃完後,我們幫她換好尿布,讓她打嗝,確定她都OK了,我們將她放上床睡覺,
當然,一開始她還是一樣哭,但是至少已經沒有上次那樣久,後來變成哼哼啊啊的"該",終於也睡了......
當天晚上,我心裡很不捨,也很不忍心,因為從沒讓典典哭這麼久!也曾經想算了,
她哭我就餵她喝奶,安撫她好了!我們都為了"不讓她哭",而做出許多努力,
但是後來也漸漸明白,有時候方法不一定是對的,一昧的只是不讓她哭,
反而讓我們忽略她真正的需要。何況讓她可以好好睡覺休息比她哭一下來得重要!